不是您几位开口,我还真不大敢评论张火丁。一说张火丁的不是,往往会受到“围攻”,单枪匹马很难招架。再有五小中,我看好迟小秋,说多了火丁的不是,人家会以为我是捧一个踩一个,有时有些话也就不敢说了。今天既然有您几位壮胆我也凑上几句。
其实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火丁的“玩艺儿”,我心里挺矛盾。我离开大陆十多年,对新出来的演员都很陌生,可当我几年前第一次看了火丁的《锁麟囊》,我真是欣喜若狂,我真的把她当成了当年的迟小秋。可是最近火丁的“玩艺儿”我越来越听着不大对劲,我自己一直在想,是不是因为小秋再次进京,又勾起了自己对小秋的那份情感,因为这份情感影响了对火丁的欣赏感觉?为此不能说使自己苦恼,但也是一件挺烦心的事。前几天友人借了一张什锦牒给我,其中有一段火丁的《鸳鸯塚》,是火丁早几年的演唱,看后恍然有所悟——火丁变得好厉害。再回过头来看这次五小《锁麟囊》,火丁的表现真是差强人意。
在这次五小《锁麟囊》中,张火丁表现得并不突出,而且,比平时发挥得要差。也可能是太想有所表现,太想在强手中确立自己的风格,所以物极必反,欲速而不达。
在五小中,火丁的弱势是明显的,她出道晚,学戏少。她的许多戏都是跟着录像学来的(也够不容易的!),很多的地方都有囫囵吞枣的现象。现在火丁最急需的是,虚心的增长见识,强化自己的思考能力,要做到知己知彼,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
火丁的嗓子并不是程派的,她的嗓子是随宽厚但立音不足,这是学程的先天不足,再加上火丁的风格基本是赵荣琛先生晚年的风格--低沉而缺少起伏,这时的赵先生,好多地方都是力不从心了,在嗓音上变得低沉了,在做派上变得僵硬了。可是我们很明显的发现火丁在学习时并没有经过捡择,很多赵先生不得已所至的缺点,也被继承并且发挥了。再有对自己本身的条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扬长避短,而是顺坡下了。王五姐上文所说的都是事实,我以前的短文里也提到过类似的问题。这里不多说了,这里想说说<搜楼>一场的身段。
火丁的“搜楼”在表演身段上比老演法是有所丰富的,看起来也比以前火爆花哨了,剧场的气氛当然要比老演法强烈了。但火丁的破绽也就暴露给大家了。
公子拍球,薛湘灵后随,火丁只走了半场,这是典型的赵先生晚年演法,此时赵先生的气力不够了。火丁大可不必如此,可按照老演法,延长线路,一可以更好的表现小孩子的好动顽皮的特征,也可以展现演员的风采,可惜火丁在该发挥的地方没有发挥,在不该发挥的地方却画蛇添足了。
当公子说“球上楼了”,火丁使的活,不是《锁麟囊》得原活,而且使的僵硬机械。最主要的是,与此时规定的戏剧情景不符。球上楼了,本应是上看,身段应当是向上长,而不是下坐,这是生活常识。火丁此时的动作给人的感觉好像楼是玻璃一样通透的的,可以透过楼底看上去。我们说,戏剧的真实不等同于生活的真实,但戏剧的真实,不能背离生活的真实。再有,下坐亮相时的沉重生硬,也是赵先生晚年因腿病不得已时的动作。更不应当,为了这个动作比原动作易于讨好,而不顾情节生搬硬套。
王五姐分析薛湘灵:“人家是‘没出过门儿的大小姐"‘没给人家佣过工",很明显,若不是形势所迫,她是不会给人佣工的,她也压根儿不愿意,薛的小姐性子是不会变的,所以,演员要注意这一点,而张火丁却把薛小姐演的很世故,很会‘审时度势’,表现的很愿意在这佣工,很会讨少爷喜欢”,这个分析是很到位的。我再加一句:她也不会佣工。
中国旧时的“朱楼”是,在楼梯尽头会有一个小平台,在此转身,上两级台阶,然后进楼厅。薛湘灵上楼,是被逼无奈,几乎是被赶上去的。老演法是边上楼,边唱:“公子命敢不尊把朱楼来进”,因为公子在后逼着薛湘灵上楼,所以才有三回望的身段。等上到楼梯尽头,站在那块小平台上,要进楼厅之前,突然想起由谁担待的问题,薛湘灵于此猛然止步问:“夫人怪罪由那个担待?”,公子答:“由我担待”,之后薛湘灵拾级进楼厅,再唱:“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
这样演合情合理,细致到位,也使剧情更加紧凑,戏剧冲突随时都有。程先生当年的设计,是令人佩服的
然而,火丁的改造,却让大家不知所云,即不合情也不合理。我们来看火丁的演法: 薛湘灵还在楼下,先唱了“公子命敢不尊把朱楼来进”,然而并没进楼。再问“夫人怪罪由那个担待?”然后,拉着公子上楼,在楼梯上唱“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并做三回望的身段。这种演法,我们先不说在没上楼之前唱“公子命敢不尊把朱楼来进”,在上楼梯时唱“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是不是合理。单说那三回望的身段,公子已被拉在手里了,明明说,球是被扔在楼上了,嘴里唱着“我只得放大胆四下找寻”三回望望的是什么呢?不知所谓!
找球,老演法每个身段都是有目的的合乎薛湘灵身份的。火丁的表演,乱而且无有章法。明显的代有功利思想。很多动作都是多余的,也不美观,都是为了花哨为了叫好而安排的。虽然,在楼上找球有些紧张,但前边公子已说了,由他担待,再加上薛湘灵的身份,不会慌乱到如此大失仪态。
火丁在继承程派上是有成绩的,想确立自己的表演风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肯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批评。还要多努力学习读书勤于思考,提高自己的素质。不要把眼睛只盯在赵先生一家身上,比如王吟秋先生的许多东西都是可以学的,王先生的《春闺梦》就比赵先生晚年的要边式。不必为与王门弟子拉开距离,划清界限,自画樊笼,困住自己。江河是要吸纳百川的。
本贴由20年的戏迷于2003年2月12日13:10:34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