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记者走进了西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谢承华老师的家里,谢老师是我省著名的民俗专家,尤其对我省戏剧起源、发展等方面造诣颇深。在缓缓溢出的茶香中,青海戏剧产生、发展的脉络在记者脑海中渐渐清晰———

虽然青海历来都属边陲,在明万历年间,就有“华庆班”等戏剧班社在西宁等地演出。至清代,就有“保符班”“随军班社”“山陕商人班社”“鸿盛班”,及至后来民国初年的“大盛班”等,相继在河湟农业区活动。这些班社的演出方式有设棚挂牌、富家官僚的堂会、职业行会为应酬的邀请、民俗庙会、禳灾娱神特邀、官方施政宣传义务演出等。而这些戏班的演员为维持生计,便在业余时间向广大戏剧爱好者,尤其是农村的业余爱好者所组织的社团传授技艺、辅导演出。譬如自清道光年间开始,在西宁、乐都、湟中、互助等地演出的“自乐班”“皮鞋班”,都经过这些专业戏剧班社演员的传艺,演艺水平有所提高,后来在广大农村地区演出,获得好评。

嘉庆年间兴起于陕西、甘肃的“眉户戏”,传入青海后广泛流行,并逐渐演变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青海眉户”。京剧是1929年通过“鼎新班”传入青海的,解放后,陆续有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裘盛戎等京剧名家来青海一展风采,给青海人民带来了精彩的演出。

此外,1950年起,豫剧、越剧、评剧等先后在青海建立过剧团,有的保留至今。抗战时期最为活跃的“西北抗战剧团”等专业话剧团都曾在青海演出,从自编的《拉煤渣》,直至曹禺、宋之的、田汉等戏剧大家的作品均为人所熟知。至1958年年末,青海话剧团成立,以及陆续创建了青海平弦戏、歌剧等,一时间,在青海的土地上文化之花盛开,其虽不能与外地戏剧的繁荣相提,可也使戏剧的种子深深地植根于广大青海人民心中,青海大地上产生了浓厚的戏剧文化氛围。

五彩缤纷的青海戏种

谢承华老师说,青海虽然是一个文化底子薄的省份,可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聪慧的青海人民在吸取了其他戏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戏种,其中有民间小戏、皮影、平弦、骆驼戏、藏戏以及歌剧、话剧等。

青海民间小戏表演的大多数剧目情节都比较完整,表演的风格无论是抒情、谐趣、讽刺还是喜剧,语言都是口语乡音。常见的剧目有《张连卖布》《大包媒》等,这些小戏除了有明显的中原文化标志外,地方特色十足,颇有戏剧史的研究价值。如《大包媒》这出小戏即为一出用逗趣的手法来表现的谐趣喜剧,其中的民间文艺变异性特征十分灵活,融入了大量的地方语言和名词,如将请和尚、道士、医生来看病,变成了请法师、古马井、先生。唱起来朗朗上口,十分亲切。

传统皮影戏中神话类题材较多,之后,由灯影艺术家刘文泰等人改编了《小二黑结婚》等新剧本。还由著名画家郭世清、方之南设计了新的影人造型,一改旧貌。在皮影戏走向广大农牧区后,出现了一个新品种———藏族皮影戏,并创作出了以讲述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故事的《千里迎亲》,获得如潮好评。

说到平弦戏,这是一个令青海人骄傲的地方剧种。平弦戏以发扬民族和地方特色为宗旨,大胆吸收了本地其他曲种、民歌及外地诸多地方戏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唱腔。

骆驼戏和藏戏分别是撒拉族人民和藏族人民的戏剧。如果你去参加我省循化县撒拉族人的婚宴或喜庆节日聚会,便会看到一出古老的戏剧———骆驼戏。骆驼戏将撒拉族的历史以骆驼卧泉化石的神奇传说以民间戏剧的方式代代相传。藏戏在公元17世纪左右传入我省黄南地区后,被融进了当地的民歌、舞曲、说唱音乐的曲调,唱腔高亢嘹亮,优美感人。若不亲耳聆听,实难想象那宏大的场面、撼人的唱腔。在多年的发展中,藏戏的表现手法被不断丰富,演出形式也日臻完善,其中较流行的几出传统剧目是《智美更登》《苏吉尼玛》《文成公主》《诺桑王子》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