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闲说,因为自己实在是资质愚笨,所以一直都认为旦角儿中程腔儿是最难学的。也就一直视程派如空谷幽兰只是远远的,偶尔凝视一会儿,不敢走近。情疏迹远,也就看不真切,轻嗅暗香,闲谈几句。
如今派得上的,年轻的,程派青衣大致就是这么几位:张火丁、迟小秋、李海燕、李佩红、刘桂娟。当然他们是各有所长,也各有青睐者。我也不就这些来讲,只想闲说一回。
先说张火丁,很早就听过她的唱儿,程味儿很浓。第一次在银幕上看见她是《女起解》的扮相。当时觉得不怎么样,一般的很,甚至有点苦。后来则在各种晚会、演出、音配像中看她的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觉火丁越来越标致,越来越美。平和稳重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清爽的优美与轻雅但又不乏青春朝气。在《江姐》中的扮相处处透着程派的傲骨。
再说迟小秋,见小秋的表演最多时间也最长。论唱做不愧为“程派的标准传人”若说起当年的扮相就难免觉得稍有不足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种场合见到,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迟小秋越来越耐看,台风越来越美,尤其在做了母亲以后。此时一头长发已成了齐耳的短发,连着七天的程派专场,朋友慨叹迟小秋愈发成熟了,无论是演唱、做派,哪怕是谢幕时的笑容,都透着一股欣然的美。听朋友说,迟小秋9月在京津的演出火的很。
初见李海燕是小言的那部《曹雪芹》。不过年岁太小,只恍惚记得抄书稿的一幕,和那略带幽怨的眼神。基本没印象。后来的某次演出,来的人很多,我代朋友要些签名。梅葆玖先生那边坐了几个人,我便把本子递了过去。梅签罢递予身旁的冯志孝,冯写罢说“让海燕写吧。”此时我才意识到谁是李海燕:一袭宝蓝色,长长的直发在近梢处束了,瘦瘦的,静得很。第二天演出时开始下雨,露天的舞台,李海燕唱的是《锁麟囊》。音响师少放了过门儿,影响了句首的字儿。海燕要求重来。有人唏嘘,她的原话我记不得了,意思是,我要唱就得认真。在休息室里又见到,才发觉一个演员的光彩。此后,开始注意李海燕。见的还是不多,几次而已。一段《宝马情缘》和其他几小段,但挺耐看。包括人也包括戏。
对李佩红知道的甚少,只是在一期很老的《九州戏苑》中看过一点儿。武旦改学程,人也不是特漂亮得叫人过目难忘。后来在《梨园周刊》什么的常看到些消息,直到看了4集的《锁麟囊》才开始注意。其中薛湘灵的几个神态我仍记得,那是一种端庄和大方的内在感。
刘桂娟的戏几乎没见过,但总能在各种晚会上见到人。是另一种程派。
总的来说,这几位当红得程派都不很漂亮,决不是一瞥惊艳的那种。(或者说不漂亮)但却都很美,而且这种美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显得愈加浓郁耐看。迟小秋如此,张火丁如此,李海燕也是。闲话闲说,是不是由于程派本身的某种力量,在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投身其中的人。
前几天看见有人说起程派,迟小秋还有太极拳。那么太极带来的除了程腔上的,其他的又是什么呢?暂且把这称之为“程派现象”吧。(系本人杜撰名词)我没留意过其他流派,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流派现象”,但流派本身肯定在有形和无形中影响了演员,可能还会直接影响到这个流派的将来以及存亡。这儿话可能大了点儿,有点儿耸听,但肯定不是夸大。愿能为之士,闲暇之时琢磨着玩吧。
满纸荒唐,俱是闲说。

2002/09/25

本贴由山石子于2002年9月28日14:46:15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