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作为一门发源于明末,兴盛于清代咸丰、道光年间,流行于两广(广东、广西)及港澳、海外使用粤语等地区的民间艺术,历经时代变迁,目前已日渐受到文化市场的冷落。

记者最近就这一现象走访了广东阳江多位文化界人士,他们对此的普遍反应是“感同身受”。资深文化人陈先生表示,已有400多年历史的粤剧艺术,如今却如此遭遇市场冷落,是到了切实保护挽救的时候了。

陈先生称,粤剧在广东阳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在粤剧史上,就有与“省港大班”、“东江班”、“下四府班”并列的“阳江班”。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当年曾在阳江与阳江粤剧团同台出演《三婶教子》。曾在阳江粤剧团工作的舞美艺术家冯里钦,至今仍保留了30多年前阳江粤剧团在新兴县天堂戏院演出的极为珍贵的唱段录音。

然而,30年后的今天,当年粤剧舞台下那种观者如云的场景早已不复再现,许多城市甚至连一个像样的戏剧舞台都没有保留。

据了解,近年来,广东省属和广州市的直属一些专业粤剧团、省内各地区市一级的粤剧团、县市级的剧团,大部分都因为缺乏政府足够的财政支持而难以生存。

2009年秋,改制后的阳江市粤剧团和歌舞团,在当年国庆期间为公众作了10多场汇报性演出,在2010年春节作了10多场的下乡慰问演出后,目前仍没有能力走向市场。原阳江粤剧团团长如今已到广州跟外地剧团打工去了,原阳江歌舞团副团长也“下岗”了。当地曾有一班戏剧迷成立了一家民营剧团,目前也已撑不下去了。

戏剧观众全面萎缩,阳江文艺工作者深感市场冷暖。粤剧遇冷,粤剧艺术当何去何从?

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惠英曾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语出惊人”,称“中国戏剧是临产的孕妇,她在阵痛”,倪惠英呼吁中国戏剧把“根”留住。

有文化人士直言,保护和挽救粤剧艺术,政府的重视诚然最为关键,但好的剧目仍是占领演出市场的主要因素。并非所有群众都不愿意看粤剧,而是能让群众喜闻乐见、耳目一新的剧目越来越少。近年来,不少地方过于热衷请“名家”炮制“精品”拿去获奖,而这些“精品”多对上负责,很少顾及群众的感受,因此难以推向市场。

戏剧界人士称,利用戏剧形势“居高临下”地去教育观众,难免会让观众产生逆反心理。受此影响,剧场上座率肯定不好,剧团就会因越演越亏而不愿多演,这就形成了艺术市场的恶性循环,从而失去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受访的文化界人士认为,泊来文化和草根文化等多种元素并存的中国多元文化格局已经形成。但令人担忧的一种现象是,相对于已成主流的泊来文化,粤剧等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走向边缘,这种状况,应作为各地文化主管部门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